2009年6月19日 星期五

lazy context switch

最早為用於FPU的制度,後來用途已延伸,需要硬體的支援(要能把FPU disable enable)才能做到。


構想:

因為會用到FPUprocess不很多、同一process連續用到FPU的機率較高,故都先定為disable等到要用到再去enable並紀錄owner,如果被context switch時,FPU又會被disable掉,等到下次被取用時,就會去check owner是否相同,如果對不上,才會對FPU進行context switch,如果對上了,則可以省去對FPU context switch的一大串動作。


以上的構想前提都在於因為會用到FPUprocess不很多、同一process連續用到FPU的機率較高這句,如果前提不成立的話,此制度反而是白費工,至於前提的來源大概是統計與經驗法則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